查看: 817|回复: 0

[建站] 从社区常识说起:社区产品的三个典型特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7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篇文章全无深刻,只讲社区培育的一些常识。虽说是大路货,操作的时候也可能遗漏一些东西,我最近就在自检时发现了漏洞。惭愧。

先说说什么是“社区”,互联网上尚无公认的定义。按我的看法,凡重视人际关系的内容产品,同时域内用户对整个用户群有较强的认同感,这就是社区。它有三个典型特征,第一是用户产出内容,第二是通过用户关系来加强内容的互动与产出,第三是有着约定俗成的社区文化。

比如豆瓣,就同时满足这三点。网易跟帖满足1/3点,新浪微博则满足1/2点。因此豆瓣的社区特质更加典型。

言归正传。

做社区有三大问题,首先,怎样吸引用户发表内容?常见解法如下:

1、流量驱动,发表后可以获得大量的关注,包括浏览数/转发数等等,对于低端用户与商业用户特别有效。

2、交流驱动,发表后可以得到有质量的评论,当然,对“质量”的定义也因人而异。

3、归属感驱动,把个人主页当作自己的小家,乐意在家里发表内容,装点个人空间。

4、认同感驱动,因为这里有我喜欢的,散发出特别气场的内容/用户/资料,希望能加入他们,通常需要强大的公共展示区来支撑。

最好的解法当然是1/2/3/4并具,但这很难。四者得其三已经相当不错。如果只能实现其中的一项,则天花板相当有限。

其次,从建立社区关系出发,怎样帮助用户互相认识,彼此关注?常见解法如下:

1、建立内容公共展示区,经典如论坛,而豆瓣在书影音条目下的评论交流区也是另一种类型。

2、推行内容分发机制,这需要两个要素,一是用户对newsfeed的访问习惯,二是对内容的转发习惯,前者隶属于产品架构,后者是社区文化的组成部分。

3、嵌入个性化群组,帮助趣味相投的用户互相发现,不幸运营成功率极低。

以上三者俱备,也就只有豆瓣社区能够做到,但并非手法最全效果就最好——新浪微博的强互动,强转发,整个体验顺畅无比。相比起来,豆瓣在newsfeed/公共展示区/个性化讨论区之间跳来跳去,绕来绕去,便落了下风。

最后,如果用户已经发表了有质量的内容,并建立了起码的关注关系,是不是就马到功成了呢?也未必。我最近的失蹄就发生在这里。

最近10个月,由于资源配置与磨合基本到位,摄影社区的产品进展很快,内容大有进步,但互动数据始终没提起来。我想了很长时间,找到原因之一。摄影本身是一个弱话题,促进交流往往依赖关系而非内容。我来评论你的作品往往是因为我认识你,你发新片,我来打个招呼——用户关系会极大地增强互动意愿。而用户关系的建立,除了基于作品的互相认可之外,也需要互相“混个脸熟”,说白了就是你多评我,我多评你,礼尚往来。

这些道理都非常浅显,只是社区生态决定化学反应。我们的摄影社区以“组图”为内容粒度,把发表门槛设置得比较高,提升可看性的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的发表频度。如果newsfeed里以发表行为为主,必定空空荡荡,压根支撑不起来新鲜事的页面。因此充斥着newsfeed的实际上是“喜欢这张”“推送这张”的转发行为,固然丰富又好看,但有一个极大的缺陷,就是发表行为惨被淹没。

以我作为例子,我在摄影社区关注了146个人,经常得翻两三页新鲜事才能看到一条发表动态,别的全是喜欢、推送什么的。这意味着低频度的原创被高频度的转发给稀释掉了。我可能关注了拉拉樱,是她的忠实粉丝,但我基本上没机会看到她的新作,半天不登录新鲜事,就被转发动态刷到了第二页。而去关注列表里找拉拉樱又颇麻烦,我懒得去找,找到了也不知道她最近有没有发片……

所以,新鲜事的繁荣也可能是一种误导。摄影组图的特性导致发表与转发的比例可能是1∶20,优质内容发现还算强大,但关注用户之间从“脸熟”变成了“面生”,关注之后很少在新鲜事看见对方的作品,更别提互评互踩。结果用户关系无从加强,关注只是一个数字,缺乏数字背后的交情。用户看图固然爽,评论的数量和质量却大大降低了,作者得不到足够的鼓励,社区的天花板自然抬不上去。

相应的产品分析点零零碎碎还有很多,不必赘述。怎样增强关注用户之间的交流,是我之前疏忽的一个环节,也是做社区的第三个大问题。这顺道还解释了轻博客的评论为什么又少又差——既然图片的话题性弱,用户的交情又少,何须多言,Like与reblog就消化掉了全部的互动热情。

从三季度开始,我从摄影社区的一线正式退下来,当上了离休老干部,场外找找茬提提建议。社区产品框架在年初就定下来了,不断填充即可,现在的产品经理也比我做得更好。国内的整个摄影社区正处于萧条期,找不到拐点,毕竟强互动是市场大势,相对弱互动(又缺乏实用性)的产品都会面对这样的危机。我也没大招,只能和对手比谁日拱一卒,谁出错更少,一边坚持一边嗅探突破口。四季度会在iPad应用上找找灵感,手头上有结构化的几百万张原创作品,不妨做点新颖的小文章。

又及,因为退居二线的缘故,对于社区,估计很长时间我就没什么经验之谈了。最近几个月的心思都放在APP上面,刚下水不久,公司的项目尚在探索期,私家的“方言君”又开发搁浅,写博计划青黄不接。何况“站队”技能高于一切,这些那些奇技淫巧有何意义呢?无趣,抽时间补完柬埔寨游记才是正道。

作者:纯银(微博)

文章来源:坏脾气的小肥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860854895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普云网-分享创业资讯_最新网络赚钱项目资源论坛,值得信赖!
普云网-分享创业资讯_最新网络赚钱项目资源论坛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普云网-分享创业资讯_最新网络赚钱项目资源论坛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QQ|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APP下载|手机版| 普云网 ( 鄂ICP备2023000076号-1 )

GMT+8, 2024-11-27 15:49 , Processed in 0.071755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